欢迎访问江苏品源给排水科技!

如何开展基于“问题发现”的教研

时间:2024-04-24 03:23 点击:179 次
(在凤台中学初中生物学科教研活动上评课)

韩山PG电子

截止4月21日,市教科研中心举办的“推进课程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”系列初中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了三期。期间,我分别走进凤鸣中学、爱物学校和凤台中学三所学校,听了张炎峰、柳斌、梁文莉、张艳、胡云鹏、王泽辉、赵云芳、王玉霞、于芳、刑珊珊、白帆、牛荷玲等十二位老师的课(六节生物课,六节化学课)。本次教研活动以“校际联动+现场直播”的方式开展,具体是某所学校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,其他学校教师和我们教研员参与听评课。这是我任教研员以来首次进入初中学校大范围地听评课,对初中的课堂有了一些了解,也掌握了初中教师关于教学的一些看法。总体来看,本次教研活动是成功的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一、创新了形式首先,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,教师可在线下参与,也可以在线上观看,扩大了教研的范围;其次,跳出了学校的藩篱,进行了校级间的交流,开阔了老师的眼界,知道了“别人家的老师”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以及如何看待课堂教学。二、碰撞了思想采用“讲—说—评”一体化的教研模式,既有课堂展示,又有课后交流;既有教学实践,又有经验的分享。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围坐在一起,结合课堂教学实际,有的放矢,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,确实做到了互通有无。三、发现了问题我认为,最好的教研不是基于“问题解决”的教研,而是基于“问题发现”的教研。可以说,问题发现得越多,教师进步就会越快,课堂教学就会越好。得益于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本次教研活动中,老师们的课才越讲越好,说课和评课才渐次规范。下面,我想以“如何开展基于'问题发现’的教研”为题,对教师该如何开展教研做一些思考和分享,供大家批评指正。需要事先声明的是,我这里所谓的“问题”不是指“缺点”和“毛病”。“缺点”和“毛病”只要注意和改正即可,而“问题”特指那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提升的东西。实事求是地说,教研活动,老师们最怕的就是“假、大、泛、空、白”——讲课老师“假假地”上了一节课,评课老师“泛泛地”评了一节课,教研员说了一些“大大的”话,一次教研活动下来,大家心里“空空的”,毫无收获,反而“白白地”浪费了许多时间。既然如此,那么老师们心中期望的教研又是怎么样的呢?我想,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,应该是“干货”。毫无疑问,只要举办活动,无论是专家讲座,还是研讨交流,大家都想听“干货”,而在总结发言和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,老师们也总会说“干货满满”。可见老师们对“干货”的渴求是多么的强烈!问题来,什么是“干货”?我认为,很多时候,“干货”这个词是相对于“水货”而言的,甚至可以说,更多的时候,“干货”这个词,就是为了批判“水货”而存在的。在老师们的眼中,所谓的“干货”,特指那些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经验和现成做法;而从中筛去的“水分”则是指那些“高高在上”“不接地气”的教育教学理论。但这样的认识对吗?值得商榷。其实,换个角度来看,我们就会看到了问题的本质。老师们对于干货的渴求,是基于“问题解决”的思维,而不是基于“问题发现”的思维。在“问题解决”的思维里,老师们对干货的渴求,表现在想要获得一些“实际的东西”——拿来就能用,用上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学生成绩“嗖嗖嗖地”就上去了——去解决或者省略自己思考过程中的诸多麻烦。不得不说,这是一种“拿来主义”的心态。客观地讲,它山之石可以攻玉,拿来主义未尝不可。然而,面对问题或困惑,如果只想着“拿来”,怎么会有创新呢?最近听了一些专家讲座,谈到高考命题,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“反套路”这个词。其实,放在考试中来看,“拿来”就集中表现为“寻找套路”。教师从专家那里“获取套路”,学生从教师提供的题中“练习套路”。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,大家都是“赛道上的骑手”,以熟悉比赛规则为己任,目的是为了“减少失误”,而不是“大胆创新”。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,我们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,这类人不惧怕失败,总是走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。而在不断的套路训练中,我们培养的却是执行型人才和依附性人才。前者有很强的执行能力,但只限于运用现有的知识,面对新的、陌生情境和复杂的问题,束手无策;而后者则表现在人和工作在本质上是疏远的,只是被动地、完任务式地做事情,毫无热情和投入可言。从某种程度说,教师是专门从事培养人才的人才,如果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开拓创新,学生怎么能学会创新呢?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教育教学理论当真是“高高在上”“不接地气”吗?还是我们对其研究和理解得不够透彻?这是我们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。对于这个问题,在当老师时,我偏向于前者,而转任教研员后,又偏向于后者。需要指出的是,这不是什么“背叛”,而是所处的角度不同,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,看问题的实质就会有区别。要知道,很多时候,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我们是找不到“现成办法”的,即便是能找到,又因为“不合时宜”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不能停留在“渴求干货”的姿态,止步不前,而是应该诉诸教学理论,从理论中获得启示和指引,从而创新教学实践,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。“依托理论,创新实践,走自己的路”,就是我所谓的基于“问题发现”的思维。再比如,在课程改革中,我们常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。以此类推,在教研活动中,老师们就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。我想,这里的主体性,绝不是什么渴求干货、嗷嗷待哺,而是一种主动作为、力求创新的姿态。具体来说,人是世界的中心。人与世界的关系,决定了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,而世界是客体。对于某个人而言,这个人是主体,那么他周围的一切(包括其他人)都作为客体而存在。区别于动物,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,人具有主观能动性,能自觉地、主动地从事一切实践活动,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。然而,人的这种主体性,又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性、社会存在及其关系的客观性,离开了这些,江苏品源给排水科技有限公司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,而会陷入唯心主义,同样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收获。以上是哲学上的一些诠释。但从中我们应该领悟到,要发挥人的主体性,需要两方面的作用:一方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自身潜力主动作为,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恣意而为。这个道理对所有实践活动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上一节课就可以了,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有着很强的系统性、开放性、关联性和衔接性。教师、学生、教材、黑板、多媒体、目标、策略、方法、流程、活动、作业等,这些看似独立的人和事,实际上都有内在的联系。倘若没有问题意识和发现能力,就找不到其中的规律性和必然性。以本次教研活动为例。有的老师确实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与教研的,不仅对课堂教学有自己的思考、想法和见解,还希望从教研中获得新的思考;也有的老师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,或者说是来完任务的,只会说一些应付场面的话,提一些无关痛痒的看法。我想,这不是老师水平或能力高低的问题,而是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境界不够高。一些老师不能超越“完任务”的局限,在工作中注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,把工作提升到一个“尊重需要”,甚至是“自我实现的需要”的高度。在马斯洛的“需要层次理论”里,“自尊的需要”使人相信自己有能力,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,而缺乏自尊,就会走向自卑,不敢也不会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从而出于一种消极抵抗的状态。而最高等级的“自我实现的需要”,则追求的是实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个性化发展,深入挖掘自己的潜力,不断使之趋于完善,从而满足自我实现(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)的需要。缺乏“自我实现”时,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被“虚无”“无意义”“宿命”等笼罩着,是“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”,得过且过,苟且偷生。当然,对于工作的认识和境界不够高,不仅仅是老师们自身的原因,更有学校氛围、家庭观念和社会大气候等外界环境的影响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提升。但罗兰说得好:“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,一盏是希望的灯光;一盏是勇气的灯光。有了这两盏灯光,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。”我想,主体性这个概念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,与其寄希望于借助环境(他人)改变自己,不如自己努力去改变环境。在我看来,要想在教研活动中有所收获,老师们首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立足课堂教学实践,深入研究一下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、新观念、新概念和新的教学方式,了解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。在此基础上,老师们才从教研活动中获悉:别人说了哪些,自己知道了哪些,不知道哪些,从中发现了哪些问题,又该如何应对等。把教研中的思考一五一十地记录在本子上,日积月累,老师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,也就不会出现,听课不知道听什么,评课不知道说什么,教研不知道记什么的烦恼了。对此,哲人苏格拉底的名言,“我知道我不知道(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)”,或许可以给我们最透亮的启示。还有,当事者迷,旁观者清。有的时候,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。想要把课堂教学搞好,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,还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才行。正所谓,以人为鉴,可以知得失。在教研活动中,我们应该持有“虚心请教、不耻下问”的姿态。首先,我们应该乐于请别人挑毛病;其次,对于别人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,我们要客观对待,冷静分析,批判性地接纳和吸收;还有,要学会和人聊天,从闲聊中捕捉灵感,汲取智慧。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。开展教研活动,就是要结成学习共同体,开阔视野,打开思路,把握课改的新风向,找到教学的新路径。最后,我想用《周易·乾卦》中“潜龙勿用”和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两句话,给老师们提点建议:在我看来,“潜龙勿用”的意思是,在时机不成熟时,“龙”应该潜伏起来韬光养晦。这是说,平日里老师们要有所准备,对于课堂教学要潜心研究和学习相关理论,特别是结合自己的课堂去用心揣摩和实践,悟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。而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的意思是,到了合适的时间,“龙”应该出现在田野上,有利于见到“大人物”来发展自己。这是说在特定的场合中,教师要把自己平日所学真实地展现出来,得到别人(尤其是大人物)的认可,日后才会有所作为。这里的“龙”,我们可以理解为“名师”。怎样才能成为名师,我想不外乎两个因素,内因是自己要“韬光养晦”,外因是别人要“交口相赞”。要知道,所谓“名师”都是比较出来的,特别是在一些竞赛、评比等公开示范活动中。本次教研活动中,参与听评课的不仅有老师,还有我们教科研中心的专职教研员以及各学校的校长、副校长。平心而论,教研员和校长都算不上什么“大人物”,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却能起到关键作用。表现好的老师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,有望到更高的平台上去学习和展示自己,进而成长为名师。能不能上一节好课,能不能成为名师,能不能在工作中崭露头角,努力重要,机会更重要。甚至很多时候,机会大于努力。当然,我不是宣扬“机会主义”。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早就告诫我们说,“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”。综上所述,开展教研活动,不是为了“解决问题”,而是要“发现问题”。发现不了问题,就无所谓研究,老师们也就只能止步于当前,不可能寻求突破和超越。对于一线老师而言,在教研活动中,如何培养问题意识、发现能力和协作本领,就显得至关重要。2023.04.22

图片PG电子

1.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: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,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,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。

-----More-----

       韩山,教师,教研员,写作爱好者,感受生活,记录生活,寻找生活中的艺术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✭

服务热线
官方网站:www.jspinyuan.cn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(09:00-18:00)
联系我们
QQ:
邮箱:
关注公众号

Powered by 江苏品源给排水科技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 My-Web © 2013-2023 版权所有:真心相伴,不离不弃,爱心支持,一路相随,!